原标题:为新就业群体打开更多友好之门
9月20日,北京市召开首都新就业群体“友好之城”建设推进会,将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“进门难”“充电难”等急难愁盼问题,在各类社区场景做实团结凝聚、关爱服务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(据《北京日报》9月21日报道)
现在,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小哥、外卖员、网约车司机在城市中穿梭忙碌的身影,他们以辛勤劳动、热情服务为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。但同时,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:外卖员送餐进不去小区,网约车司机工作很难吃上热乎饭,等等。有快递小哥坦言,起早贪黑、风吹日晒都算不上辛苦,我们更渴望得到一座城市的关怀和认同。
如何更好保障新就业群体的权益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,既考验着城市管理智慧,也体现着城市治理温度。此次会议研究审议了《新就业群体“友好之城”建设工作导则(试行)》等系列文件,明确提出解决新就业群体迫切关心的“进门难”“停车难”“找路难”“充电难”等具体问题,逐步优化新就业群体工作场景。相信相关举措的逐步落实,不仅能为小哥们提供便捷、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,更将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融入感。
数据显示,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,作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,他们的工作生活理应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。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共识:杭州市在全国首创“小哥码”,出示“小哥码”即可顺利进小区送单,优化了送餐流程;无锡市布设近千个“小蜜蜂驿站”,方便快递小哥歇脚休息,并提供冷热饮水、手机充电、便民药包等自助服务;深圳市组织工会大食堂、社区食堂、团餐协会和连锁企业共建“暖新食堂”,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供餐……一项项暖心举措让他们更加安心工作、愉快生活。
为新就业群体打开友好之门,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包容和文明程度。期待更多“友好之城”加快建设、更多“友好社区”敞开怀抱,让新就业群体拥有优良的从业环境、广阔的发展空间、更加美好的生活。(刘梁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